查看原文
其他

行动在线|破解痛点,宁夏医改按下“快进键”

为做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宣传工作,激励各地互学互鉴,扩大改革示范效应,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2月8日召开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典型经验专题发布会。


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副主任宋晨阳介绍了“十三五”以来宁夏医改的实践经验。


12月9日-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宣传司组织媒体赴宁夏开展调研。本报记者随调研组走进当地相关医疗机构,深入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健康宁夏建设”为统领开展综合医改取得的喜人成果。


积极探索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

1.推动互联互通。

建成覆盖全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和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启用电子健康码,推行智能分诊、在线问诊,促进全民健康管理。


2.发挥数据引领。

完成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化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卫生云”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国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搭建全区互联网医院。


3.创新应用领域。

出台《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30项智能“互联网+”便民惠民举措。打造在线互联网门诊,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的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


4.精心筑巢引凤。

明确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资金、项目、税收和人才培育等支持政策。在中卫市创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在银川市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产业园。在西非贝宁建立两个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合作共赢。


5.完善支持政策。

实施“一站式”平台结算,建成“互联网医院在线监管平台”,制定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和医保支付等政策。


6.发挥建设效能。

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成效优势构建信息化平台,为有效缓解疫情期间线下医疗就诊压力及交叉感染风险、流行病学调查、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创新岗位薪酬体系

1.设置新岗位体系和分级评价标准。

实行院内人员总量管理,科学定岗定编,科学实施岗位分级评价。根据5个序列岗位设置体系,对各序列岗位进行分级评价。推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的岗位竞聘机制。


2.打破现行岗位工资、奖金分配办法。

优化薪酬结构,在现行岗位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岗位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各岗位薪酬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设置特殊岗位薪酬项目。


3.建立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

全面转向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成本管控、满意度、科研教学质量、党建、医德医风建设等关键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分配新机制,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薪酬挂钩。


三、建立健全宁夏特色的全民医保制度体系

1.完善医保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2010年在全国率先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制度和经办管理体制。2014年实现大病保险自治区全覆盖;2016年实现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2019年将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提升为自治区级统筹。


2.提升待遇水平。

解决了原有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制度分割的不公平问题。建立了重特大疾病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了大病保险联网即时结算。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医保扶贫政策。


3.打造城乡居民医保优质服务环境。

统筹推进医保结算工作,2015年打通区内异地就医“一站式”直接结算通道,2017年与全国31个省份8499家医疗机构联网跨省直接结算。将符合条件的325家医疗机构纳入跨省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与全国2760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联网。


四、全面开展县域综合医改工作

1.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在农村以县域为单位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在城市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积极推行人员、资金、业务、信息、药械“五统一”管理。


2.推行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成立管理中心、业务中心,促进县(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和医防融合发展。加快医共体、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建设。


3.建立高效运行保障新机制。

将医保经费总额打包给医疗健康总院(集团),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医疗健康总院(集团)与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4.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医疗健康总院(集团)章程,明确牵头医院和其他成员单位责任、权利、义务。


五、借助医改,做实做精健康扶贫

1.精准支持,让群众有地方看病。

先后安排专项资金7.69亿元,支持9个贫困县(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网底”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精准培养,让群众有医生看病。

合理配置9个贫困县(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建立贫困县(区)人才优先培养使用机制。


3.精准识别,让健康扶贫对象不漏不少。

建立村、乡、县、市四级因病致(返)贫人口精准识别核查机制,全面摸清9个县区贫困人口的基本健康状况、患病诊疗情况及医疗服务需求,并纳入全区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


4.精准救治,让群众有资金看病。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扶贫保障、社会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三险一保三救助”共担机制,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国家21种集中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确保贫困患者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


5.精准预防,让贫困人群少得病。

实行“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开展健康服务;集中对贫困县(区)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危害群众健康问题的主要疾病危险因素筛查。


宁夏掠影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为解决“看病难”的民生痛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主动探索优质资源扩容下沉,于2008年托管海原新区医院,2011年成立宁南医院。


按照全托管协议,承担宁南医院运营及所有人员选派和费用支出。每年安排近300人到院区轮转,已下派2300余人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5%以上,高级职称人员达30%。2011-2019年,接收门诊876714人次、住院71737人次,完成手术19942台次,使周边县市280万群众受益。


▲12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一位老人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成功使用自助挂号机挂号。


“大批眼科、骨科、妇产科等优势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下沉,显著提升了当地整体诊疗水平。心脏病介入治疗、高位颈椎损伤固定融合等先进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当地的空白。高端设备的购入,提高了精准诊断能力,进一步满足了疑难疾病诊治需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吕金捍介绍,“截至2019年底,完成急诊10万余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为使当地百姓能够就近享受现代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宁南医院还积极开展互联网应用,推进线上服务,搭建商业智能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PACS系统、床旁心电采集系统。


针对山区百姓相对贫困的实际,宁南医院坚持多渠道让利,通过“先治疗后付费”、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完成“一站式”结算2万余人次,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

“赵院长,这是一位单侧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手术。”11中旬,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医生王永刚走进手术室准备主刀。尽管手术难度较高,但他充满了信心——现场有骨科关节组组长吴兴临辅助,远在上海的银川唯医互联网骨科医院院长赵辉,也正借助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高清摄像头和5G传输,实时观看手术进展并准备随时给予指导。


“远程诊疗的实现,得益于2018年7月4日唯医互联网骨科医院西北中心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落地。”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杨珺介绍,“医院与唯医互联网骨科医院西北中心、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合作,引进现代化医院专科管理经验,建立专家对偏远地区的长效服务机制,以互联网技术助力分级诊疗,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未来,还将继续建设医教研一体的骨科专科中心,推进人工智能信息化建设。”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银川市唯一一所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以来,该院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先后开启了全国专家会诊中心、宁夏电生理诊断中心、远程影像会诊中心、西北骨科中心、肿瘤联合会诊中心、银川处方审核流转中心等“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基层单位各类专业诊断医师和辅助人员不足、西部地区优质医疗分布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



盐池县人民医院:破解基层诊疗难题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盐池县有17.2万人口,但由于地处四省交界,盐池县人民医院辐射人口总量达到30万人。盐池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郭文科介绍,以前,盐池县和周边地区的农村患者不愿就近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盐池县人民医院这样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为他们的首选。


然而,这种倾向使患者必须付出长途奔波、更多开销等代价。随着盐池县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推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提升。现在,盐池县及周边地区群众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实现“家门口看病”,直接享受专家诊断。


盐池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建宏介绍,“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设有心电图、影像、超声、视频门诊和查房等远程诊疗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线上共享”。


“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拍摄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自动上传至远程诊断中心。县级专家进行诊断后,在30分钟内将结果返回基层。”张建宏说,“远程诊疗模式打破了空间限制,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难题,也为患者获得更好、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机会,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图为盐池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主任哈若水,正在介绍人工智能给医生和患者带来的便利。


记者在盐池县人民医院心电会诊中心了解到,每个内科副主任医师的手机内都安装了同步系统远程心电APP,便于利用碎片时间,“抢单”诊断。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官玉玲透露,从2018年年底至今,该院已经利用碎片时间远程诊断2500多张来自基层的心电图。


2019年4月,以盐池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以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8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计121家成员单位,作为宁夏开展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组成盐池县医疗健康总院,实行人员、资金、业务、信息、药械的“五统一”管理,建立了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实现县域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


盐池县高沙窝镇施记圈村村民马金山今年71岁。他曾两次因为脑梗到盐池县中医院治疗,他说,“来回要130公里,实在不方便。”2019年10月,高沙窝镇中心医院配备了移动远程查房设备,再次发病的马金山放心地来到这里进行后续治疗。“即使在这里住院,他的病情也能一直处于盐池县中医院医生的关照下。”高沙窝镇中心医院副院长饶天祥说。


文:中国家庭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黄攀连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行动在线 | 湖南醴陵:创新医防融合模式,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2020-12-20

行动在线|如何让健康融入全生命周期?看“健康江苏”建设给出的答案

2020-12-19

行动在线|湖北:健康促进系列行动显成效,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步步高”

2020-12-18

行动在线|放眼彩云之南,增进健康福祉

2020-12-16

行动在线 | 吉林: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2020-12-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